2次盗窃被判刑不悔改 男子作案28起“三进宫”
晚飯後我也並不願意,你說恨我。
本欄開宗明義結構分析先行,當然不會在這層面泥漿摔角。Joe Manchin(D-WV)要求把開支大減至一萬五千億,Kyrsten Sinema(D-AZ)則要求不可直接向企業開刀(她收了很多企業捐款……),於是社會投資議案的規模被迫大幅削減。
當這五萬億投資的好處出來時,民意就不會是現時的樣子。不同團體都希望自己的部份可以留在最後版本當中,於是過去兩個月的新聞都是民主黨支持者互相攻擊的消息。正如奧巴馬醫改頭兩年的民意支持度也很低,但今天的支持已經不可動搖。要贏在最後,就得投資未來。後面這一點,正是拜登現時最頭痛的一項。
不過,再放長一點去看,又不用想得過於悲觀。今天的社會投資議案內鬥很快就會結束,議案還是會獲得通過的Photo Credit: 台灣海洋文化影展提供 《對摔》劇照 Photo Credit: 台灣海洋文化影展提供 《信使─返向漂流與南洋彼岸》 12部「青年的島」短片試圖建構年輕創作者的當代海洋視角,從雲林口湖、高雄林園到大林蒲,漁村的人口外移與產業沒落不僅是地方經濟的問題,還有工業污染和國家政策的辯證。
Photo Credit: 台灣海洋文化影展提供 《第一鮪》劇照 Photo Credit: 台灣海洋文化影展提供 《楔子》劇照 Photo Credit: 台灣海洋文化影展提供 《三百萬分之一》劇照 角力是離島馬祖推動超過20年的重點運動,《對摔》描述馬祖的年輕角力選手,他們吹著海風堅毅訓練的感人故事。同樣以林園的鰻魚養殖為背景的《降河洄游》和《魚路》,分別以寫實激動的父子情仇,與魔幻感人的夫妻情深為情節,皆完整表現海口人的情感氣口,以及地方生命力的感傷。回顧百年歷史,金門人的祖先前輩開啟了前進南洋的遷徙,在閩南語中叫做「落番」,意指「下去番地」,林羿綺導演以《信使─返向漂流與南洋彼岸》,追溯金門人遷徙南洋的歷史足跡,寫成動人的家族情書。《三百萬分之一》紀錄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搶救母鼬鯊胎內的30隻幼魚,過程驚心動魄、震撼人心。
台灣海洋文化影展更多資訊,請點臉書粉絲團與IG。在坎城影展與及克萊蒙費宏短片影展嶄露頭角的《阿尼》與《貓與蒼蠅》,皆以外籍漁工和弱勢族群的情與慾為主題,深刻拍出這些底層勞動者的生命處境,在看似日常不過的生活面貌中,事實上,隱藏著許多歧視與創傷。
雲林口湖鄉是西南沿海地層下陷的嚴重區域,這裡是雲林最貧窮的鄉鎮,荒蕪的農地、廢棄的魚塭,組構成沒落蕭條的海岸景象。《吳郭魚》以一對在地父女對於遷村抉擇的分歧,述說在工業發展下,大林蒲居民被犧牲的居住權益,真誠展現他們的沉痛與無助。《楔子》背景設定在屏東車城和海生館,透過姐姐北漂、妹妹留鄉的雙胞胎故事,讓海洋療癒思念與遺憾的情傷。Photo Credit: 台灣海洋文化影展提供 《野潮》劇照 Photo Credit: 台灣海洋文化影展提供 《魚路》劇照 高雄林園是高屏溪的出海口,每年農曆九月到隔年三月,是鰻魚苗生長的季節,也是林園漁業豐收的時刻,然後這片出海口變成了石化工業,高屏溪也面臨工業與畜牧廢水的汙染,曾經日進斗金的風華歲月不再,漁業生產越來越辛苦。
被譽為台灣近年最生猛的海口電影《野潮》,寫實呈現這裡的沒落荒涼、少年的不服輸卻無奈,有如海口版的《四百擊》。同樣以口湖為背景的《魚路》,紀錄了年輕女孩林荺紾漂鳥返鄉的決心,繼承家業的草蝦養殖到投入成龍社區的藝術再造,讓我們看到偏鄉翻身的另一種契機。文:鍾尚宏(台灣海洋文化影展策展人) 1999年夏天,周美玲導演號召12位導演,包括李志薔、陳芯宜、郭珍弟、沈可尚、黃庭輔、簡偉斯、朱賢哲、李孟哲、許綺鷰、李泳泉、吳介民,他們分頭出海到台灣周屬的12個離島,進行實驗紀錄片的拍攝計畫。Photo Credit: 台灣海洋文化影展提供 《阿尼》劇照 Photo Credit: 台灣海洋文化影展提供 《貓與蒼蠅》劇照 屏東東港以黑鮪魚捕撈聞名,全片在東港和小琉球海上拍攝的《第一鮪》,描述台籍幹部與菲籍漁工一觸即發的海上喋血,反思人性慾望的膨脹,令人激動落淚。
漁業所延伸出的漁工勞動權益,不管是本國或外籍移工,都能看到結構下的僵固與漠視,這是個「假裝看不見」的勞動處境,也是導演們奮力揭露的真相與關懷。並在2000年,推出了「流離島影」,這是台灣有史以來,首度有意識地以海洋、島嶼為主題的紀錄片運動,12部短片或從海島文化、或從產業變遷、或從海洋生態、或從地方人文,以各種角度切入海洋與離島面貌,也組構了台灣的海洋文化與影像文化
首先是在台灣發展的馬國導演廖克發,兩部紀錄片《不即不離》與《還有一些樹》,以及劇情長片《菠蘿蜜》均無法在馬國上映。該漫畫有馬來文、中文、英語等三語版本,內文中除影射納吉貪腐外,也含有讚揚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時任首相馬哈迪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促進兩國關係友好等內容,其中引起馬國政府注意的,是這篇漫畫含有支持中共當局對維吾爾族人實行的集中營政策。
《馬新社》報導,警方是援引刑事法典第505(b)條文(蓄意導致公眾恐慌及破壞社會安寧)及《1966年社團法令》第47條文(擁有宣傳非法組織的物品)調查此案。儘管這些充滿「文革」風的牆紙內容屬時下中國流行的趣味標語,但對共產主義敏感的警方,終究還是撕下牆紙,以及沒收4個印有毛澤東肖像的小杯子及扣留了一名分店經理。儘管該片是愛情電影,但背景是建立在英殖民政府與馬共衝突白熱化的1948年,為遏止馬共活動,當時英殖民政府宣布馬來半島進入「緊急狀態」,同時為砍斷馬共和當地華人的聯繫以及食物、藥品供給,許多住在森林邊緣的華人被英軍強迫遷入被鐵絲網包圍的村子,如今這些村莊被稱為「新村」。2019年,也曾發生兩起與反共產主義有關的事件。在2019年9月,一批年事已高的前馬共成員將前馬共領導人陳平的骨灰從泰國偷運回馬國,此事件引起相當大爭議,當時馬國政府曾揚言對付這些前馬共成員,但最終馬國總檢察署基於證據不足,無進一步起訴。另一位是馬國華裔導演黃巧力,他原定在2013年上映的電影《新村1949》。
不過,中共在2019年推出的主旋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同年10月成功在馬國上映,當時未引起風波,另外包括《中國機長》、《戰狼》系列等主旋律電影,馬國官方也無禁映。而《還有一些樹》儘管較不涉及馬共,但卻是1969年馬國族群衝突事件-「五一三事件」的紀錄片,也因題材敏感而無法上映。
馬來西亞政府允許中共主旋律電影《長津湖》在國內放映,卻嚴禁國內涉及馬共元素的影視作品上映?近日眾多大馬網民質疑,為何政府面對國內外影視作品有雙重標準。根據網媒《今日自由大馬》報導,大馬院線公司GSC在10月30日在官方臉書發布《長津湖》的電影預告後,引起大馬網民的熱議,一些網民認為該片是大外宣,而大馬的法律是禁止宣傳共產主義,而該片有宣傳共產主義之嫌,不應在境內上映。
有許多網民特地標籤馬國通訊及多媒體部和國家電影發展局(FINAS),要求當局介入禁止該片在國內上映。《最後的共產黨員》完成於2006年,這部紀錄片講述馬共最後的領導人陳平的旅遊或半音樂式紀錄片,片長90分鐘。
接著在10月,馬國內政部將境內出版的《互利共贏的一帶一路》漫畫列為禁書,此事件源自於前首相納吉指控出版該漫畫的民主行動黨前黨員丘光耀,透過把漫畫派發至各學校宣傳行動黨與共產黨。儘管該片在同年4月獲馬國電檢局一刀不剪通過,但仍遭內政部禁映。《不即不離》紀錄片,談的是廖克發在追尋祖父的身世過程中,發覺原來祖父是被槍斃的馬共,而這事蹟一直是其家人不願多談的秘密。」 儘管有許多網民留言應禁止該片上映,但也有網民稱美國好萊塢電影也是一種大外宣,應平等視之。
至今《最後的共產黨員》依然無法在馬國公映。儘管當時導演黃巧力想表達的是華人在新村年代下的生活故事,但馬國內政部主張該片有宣傳共產主義之嫌,因此禁止上映。
近年馬國政府查禁宣傳共產主義事件 儘管馬國政府無禁止中國的主旋律電影在國內上映,但曾查禁中餐館內的毛澤東、紅衛兵牆紙。接下來這一部是紀錄片《最後的共產黨員》(The Last Communist,馬來語Lelaki Komunis Terakhir),由馬國著名作家、獨立電影導演阿米爾・穆罕默德(Amir Muhammad)所拍攝的,他曾在2018年受台灣獨立影展「當代敘事影展」邀請來台參展。
《菠蘿蜜》描述馬國僑生與來自菲律賓的移工,兩人在台灣邂逅的故事,其中馬國僑生男主角在片中的父親,是馬共的後代,劇中也出現當年馬共與官方抗爭的畫面。今年1月2日,馬國警方突襲檢查檳城的兩家湘菜館,因為該餐廳被人檢舉張貼了毛澤東的畫像牆紙。
Photo Credit: 杜晉軒 憑《菠蘿蜜》入圍第56屆金馬最佳新導演的廖克發。至今GSC尚未宣布《長津湖》在馬國上映的日期。遭馬國政府禁播的馬共影視作品 馬國曾是英國的殖民地,因此在1957年立國時就以反共為國策,直至1974年才與中國建交,而獲中共在背後支持的馬共也已於1989年投降,但馬共這符號對馬國政府而言依然是敏感的存在,至今仍禁止在國內公開播映有關馬共題材的影視作品而《還有一些樹》儘管較不涉及馬共,但卻是1969年馬國族群衝突事件-「五一三事件」的紀錄片,也因題材敏感而無法上映。
《馬新社》報導,警方是援引刑事法典第505(b)條文(蓄意導致公眾恐慌及破壞社會安寧)及《1966年社團法令》第47條文(擁有宣傳非法組織的物品)調查此案。近年馬國政府查禁宣傳共產主義事件 儘管馬國政府無禁止中國的主旋律電影在國內上映,但曾查禁中餐館內的毛澤東、紅衛兵牆紙。
儘管當時導演黃巧力想表達的是華人在新村年代下的生活故事,但馬國內政部主張該片有宣傳共產主義之嫌,因此禁止上映。2019年,也曾發生兩起與反共產主義有關的事件。
首先是在台灣發展的馬國導演廖克發,兩部紀錄片《不即不離》與《還有一些樹》,以及劇情長片《菠蘿蜜》均無法在馬國上映。接著在10月,馬國內政部將境內出版的《互利共贏的一帶一路》漫畫列為禁書,此事件源自於前首相納吉指控出版該漫畫的民主行動黨前黨員丘光耀,透過把漫畫派發至各學校宣傳行動黨與共產黨。
评论
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回复你好你好好的话说
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回复哈哈哈回家试试